好习惯和坏习惯

从一件小事说起

太太想带娃出去吃饭,并说明了陪伴的重要性,心想平时加班多,每天也起的比较早,陪孩子出去吃饭,而不是去幼儿园吃饭,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,于是乎带着娃去吃早点。

吃饭时的思考

排队点餐,等了大约10分钟,三个人也没有沟通交流因为餐馆人很多,嘈杂声中也很难集中注意力,所以通过早餐时间和孩子聊天,让孩子享受陪伴,其实效率不高。

点完餐发现挂一漏万,点了想吃的但是发现没有营养,心想这不会影响孩子发育吧,是孩子需要陪伴,还是自己认为孩子需要陪伴,况且今天上一天课,明天就可以带着出去玩。

排队吃饭用了半个小时,提前也没有洗手,对养成好习惯也不利。

如何区别好习惯和坏习惯

任何行为的选择都是利弊得失的筛选,对自己有利的保持,不利的则改正,所谓物竞天择、优胜劣汰(进化论?),那么如何判断当前的习惯好还是不好;很难,因为很小的一件事情,影响都不大,怎么判断。

用我的放大法,如果一个小问题没办法判断好坏,那么放大一万倍之后再对比,比如吃一天不知道是不是合适,那么吃一年呢,吃十年呢,那效果很明显,如果十年都下馆子,可能导致不健康,同时排队、喧嚣等问题也是机会成本,少了在幼儿园和同学共进晚餐交流的时间,如果在家里吃饭也会少了和爷爷、奶奶聊天的时间,那么如果有一年的时间在外面吃,少了将近32天和同学交流的时间(每天1小时,每年52周,每周5天,5天*52周/8小时)。

那么这个时间用来做其他事情呢,比如练习写字,练习阅读,每年可以有一个月的时间,这样下来相当于一个培训班对不对,所以我并不认为带着孩子去馆子里吃早餐是陪伴。

少了和同学相处的时间,并且陪伴的效果并不好,而且不健康。

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