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超越原生家庭》读后感

缘起

哲学家说,如果你不知道一个事物的名字,在你的意识里还不算存在;上班的路上,广播里经常播放奋斗者的故事,他们超越原生家庭,做出了斐然的成绩,多次听到后对原生家庭这个词有了接触,多次听到之后,便有了印象。

在一个朋友的文章中看到《超越原生家庭》这本书,对了解家庭问题和个人焦虑有指导作用,便买了这本书。

书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,质量中等,整本书并不厚、排版适中,阅读还算轻松。

作者是美国罗纳德·理查森著,从事婚姻和家庭心理治疗方面的工作20年,是美国牧师咨询协会执业医师。

原生家庭

原生家庭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家庭,其中的生活经历对我们一生具有深远影响。这个经历的影响和作用并非仅限于我们同年时期。我们对自己的认识、对待他人的方式,我们的世界观,都由原生家庭的环境塑造。原生家庭习得的观念也会伴随我们一生。

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从心理和感情上认识到原生家庭的影响,不再重复原生家庭里的不良模式,也不刻意去做与之截然相反的事情。

家庭运行原理

家庭并不是简单的个人组合,而是有机组合;有人制定规则和潜规则,其他人遵守;有人缺失角色功能,其他成员就会补充增强这个角色功能。

每个人都是上一代原生家庭塑造的结果,每个人通过向上追溯都可以发现家庭个体的模式来源,爸爸的行为模式来自爷爷家庭,妈妈的模式来源于外公家庭,通过沟通可以知道每个人模式背后形成的原因。

亲疏远近

《创世纪》里说:“孤独和独处是不好的,但有些时候孤独却给人带来很大的慰藉。”

家庭里的二元关系(就是其中两个人之间的关系),一方面需要亲近、一方面需要独立自由和自决权,当其中一方比较强势的时候,另一方就较弱势。

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管教严格、被父母逼的紧,青春期就会被认为过于反叛,这是相对于父母对比孩子不同阶段的结论,而从孩子发展看,自由、自主、自决是走向成熟的过程。

在处理两个人的关系时,要本着你不比别人好,只是和别人不同的出发点,强势要求子女或者夫妻遵从是解决矛盾的基础。

给每个人留白,不全面控制和完全了解一个人,是人际交往保持双方舒适的尺度。

保持真我

我们生活累的原因是在处理关系时,不能用真我的想法行事,处处伪装,背叛了自己。

关系中如何保持真我,首先要有目标指向,明确自己的价值,并知道什么对自己才是重要的。

其次要分化思考和感受,可以区分两者的不同,不因不同意见和行为而感情用事,因为其他人和自己行为方式不同而闷闷不乐,产生愤怒情绪。

表达自己的感受,说出利弊,用思考梳理利弊,减少情绪的直接反馈。

三角关系

就像小时候挨爸爸打,妈妈会站到我这边,妈妈说爸爸,我会占到爸爸那边;家庭里也总是合纵连横,在某一方面强势的人,会有其他两方联合抵制,哪里有压迫哪里有就反抗哈哈,现在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。

形成的原因是一方功能过度,而其余功能不足,功能不足者之间联合。

迫害者、受害者、解救者一般是三角关系中的角色,迫害者我理解就是功能过度者,受害者一般为功能不足者。

妻子有孩子,丈夫作为被冷落的一方,一般会想办法拉其中一方结盟,形成新的三角关系。

出生顺序

家庭里的独生子就比较自我,分享的意愿低。

家里有多个孩子的时候,老大的性格就独立、有担当,也有比较强的危机感,如果老二是个同性的孩子且相差不超过5岁的话;家庭里最小的孩子的性格比较随和、开朗,往往是乐观主义者;而中间的子女性格往往比较难以确定。

通过出生顺序可以了解家庭成员的性格塑造的环境。

如何改善

如果你无法摆脱家丑,那就欣然接受吧。–乔治·萧伯纳

首先要了解家庭成员的组成,并记录他们之间的故事,从而发现他们在原生家庭中生活的机制。

了解自己在原生家庭中的角色就要开始改变,从改变自己开始,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。

总结

改变真的很难!

难在没有认识到,所以不改变。

难在认识到,不知道往哪里改。

难在女人长问,你怎么又错?你错了吗?错在哪了?

希望我们都有幸福、美满、和谐的家庭,共勉!

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