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定位-争夺用户心智的战争》

选书

去年参加公司的课程分享,教师节的时候公司发了这本书作为教师节礼物;放在书架上过了几个月,去年年底整理书架,随手翻了下前几页,说定位是第三次生产力革命,并总结了三个阶段:

阶段一:泰勒的《科学管理原理》,将管理从经验变为可以复制的科学,奠定了分工理论,从而可以让人类摆脱“稀缺经济”,并改变了上层建筑,促进社会向哑铃型社会转变,提升劳动生产率后,部分体力劳动者得到释放,转化为知识工作者,进而催生了知识型社会。

阶段二:德鲁克《管理的实践》及《卓有成效的管理》,当人们摆脱“稀缺经济”后,知识工作者越来越多,而知识工作者知识本身并不能实现产出,必须借助组织这个“生产单位”来李勇他的知识,才可能产出成果。正是德鲁克开创的管理学,让组织创造出应有的成果,进而催生了一个竞争型社会。

阶段三:特劳特的《定位》理论,竞争型社会中,各种物质得到极大满足,是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,各类品牌满天飞,汽车就有几百种可供选择;竞争的本质问题转化为如何占领用户心智,在用户中产生某个认知;百事可乐定位年轻,七喜定位非可乐,就是这样差异化的用户认知,才能在可口可乐的市场下占据一席。

总结下三个阶段就是提升个人生产率(分工、流水线),提升组织生产力(学习型、竞争型),提升用户认知生产力(品牌型、差异型)。

读书

为啥需要定位

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,没有特色的产品将被赢者通吃,通常是第一名,在一个过度传播的社会中,品牌必须简化的信息占据用户认知和心智,例如沃尔沃是安全、宝马是驾驶、佳洁士是防蛀牙、联邦快递是隔夜送达。

信息轰炸

在广告业,美国仅占世界人口6%,消费了全球57%的广告,我们认为美国使用能源过度,实际上,美国只消耗了世界能源的33%;美国每年有3万册📚出版;美国每年消耗报纸1000万吨,平均每年人均消耗40多千克;这么多的信息一个人会对多少信息有印象呢。

产品暴增下,一家普通超时就有1万种商品,欧洲大型商场有3-5万种产品,在美国产品条形码位数已经超过社会保险号。

如何进入心智

第一个登月的是尼尔·阿姆斯特朗,第二个是?

第一高峰是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,第二高是?

举例:柯达相机、IBM电脑、施乐复印、可口可乐、通用电气,基本代表了某类产品,让你买可乐基本不会买回来尿不湿。

产品阶梯

在脑容量有限的情况下,产品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形成梯状认知:第一名在最顶层,其次第二,其次第三。

第一辆汽车被认识是被定义为“不用马拉”的车;七喜定位为非可乐(可乐的市场真大,占有率真高)。

多品牌战略

每个独特产品使用独特的品牌,像宝洁的产品矩阵佳洁士、海飞丝、帮宝适等。

形成同类产品定位的不同维度,年龄(倡导年轻用户的),对立面的(非可乐、不用马拉的车、白色威士忌等)。

有个好品牌是基础

财富杂志,商业周刊杂志,我第一印象是财富更畅销,实际上是商业周刊,因为财富这个名字不够明确。

孩子的名字为啥这么重要,胡汉三和李明这两个名字,你觉得哪个更有光明的前途?

联合航空、美国航空、东方航空、南方航空,你觉得哪个公司更大更有保障?

IBM你知道是代表电脑的公司,WCF你知道是啥吗(是我名字的首字母!!),所以成名之前不要用缩写。

品牌延伸

老干妈纸尿裤,如果有你敢买吗,会不会感觉火辣辣的;而且以后也不敢吃了,所以延伸都是同类产品比较奏效,且对已有品牌不会造成影响。

定位范围

产品有定位、个人有定位、组织有定位、国家也有定位。

定位中常见的一个问题是满足所有人的需求。

要找到合适的定位要敢于犯错,任何值得去做的事情,做的很差也值得做;如果不值得做,那就根本不该去做。

如果你为注定失败的公司工作,那么无论你多么优秀都无济于事。

光凭自己无法成功,如果你的公司没有出路,你应该换一家公司。

押注在成长性行业上,例如产业互联网、物联网、芯片等。

可以依赖的力量:公司、老板、朋友、想法、信心、靠自己(非常艰难且小概率)。

定位6部曲

你已经拥有了什么定位。

你想拥有什么定位。

你必须超越谁。

你有足够的钱吗。

你能坚持到底吗。

你自己的传播体现了定位吗

定位的素养

理解词语、理解人并警惕变化。

要有远见、勇气、客观、简单、敏锐、耐心。

具备全球视角和外部导向。

用书

无论个人、产品还是组织,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下,差异化的定位理论能更加高效的找到出路。

通过定位理论分析后续的目标和路径。

通过6部法梳理当前情况并建设个人品牌(更加高效的占领客户心智)。

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!